石头会发光,是真的夜明珠,还是另有原因?矿底150米深处,一块会发光的石头将江苏省收藏协会的庄志铭与夜明珠联系在了一起,他成了江苏收藏夜明珠最多的人.昨天,记者探访了庄志铭收藏多年的夜明珠、夜光杯.
墨绿色"夜明珠"能发出"月光"
庄志铭家中,货架上各种玉器琳琅满目,最为醒目的是上面摆放的一个个圆球.这些大小不一的圆球有的呈墨绿色,有的呈蓝色,有的则呈暗红色,偏光显微镜观察上面均有裂缝一样的纹路,摸在手里光滑而冰冷.庄志铭把一颗直径15厘米、半斤重的墨绿色的圆球抓在手里摸来摸去,"加热"了十分钟后将其放入暗室.奇怪的一幕出现了:刚刚还是墨绿色的圆球一下子变成了乳白色,在黑暗处发出朦胧的"月光".
为收藏夜明珠买断矿山开采权
"这就是夜明珠,只要给它一点热,它能持续地发光."庄志铭告诉记者,"实际上,这些夜明珠并非我花钱买来的,而是挖出来的."庄志铭告诉记者,1997年秋天,他的一位朋友告诉他,内蒙古一个萤石矿里挖出了会发光的石头.庄志铭很好奇,当即坐车赶到内蒙古.
当时,这个矿已开采到距离地下150米,属于即将报废的矿.一次停电中,一位矿工无意间发现,石壁上有一块石头发出幽幽的亮光.因为好奇,矿工便敲下来一块带上地面.不料,晚上吃完饭关灯睡觉时,矿工发现,桌子上放的那块石头又发光了.
"印象中,能发光的东西肯定是宝贝."庄志铭说,第二天,他就把矿石用体视显微镜打磨成球形带回南京,拿到了南大国家珠宝玉石质量检测站检测发现,这并非普通的萤石球,而是块天然的发光萤石球,俗称的"萤石夜明珠".鉴定结论让庄志铭激动不已,他当即决定,买断矿山开采权.1998年开始,他开始了开采夜明珠的事业.
夜光杯能缓解白酒的辛辣味
在庄志铭的夜明珠收藏中,有一件藏品他必带在身上,那就是夜光杯,是他用开采的夜明珠萤石制成的.这只杯子通体蓝色,与普通酒杯一般大小,倒满酒也就2钱左右.庄志铭拿出一瓶46度白酒和一听啤酒,分别倒在一个普通杯子里和夜光杯里让记者品尝,味道完全不一样了:夜光杯中的白酒柔了很多,没了辣味,而普通杯子的白酒依然辛辣无比;而倒入啤酒后,夜光杯的杯底不断有小泡泡往上冒,小抿一口,啤酒的苦味没有了.
对于夜光杯的神奇"解酒"效果,庄志铭曾请教了专家,但没人能解释清楚.庄志铭说,对他而言,有了这个杯子,他喝酒会舒服很多,酒量也大了一些.
真正的夜明珠"万里挑一"
庄志铭收藏的夜明珠是否是真的呢?记者和庄志铭来到南大请教了地科系教授、南大珠宝检验站技术顾问陈武教授.
"是真的."拿着特制的显微镜,陈武在夜明珠上检查了好几遍,接着拿进实验室进行了一番鉴定后,给出了答案.陈武介绍,矿物只在光照或受热过程中能发光,这种光叫荧光;如果照射或受热停止后,矿物依旧能发光,这种光被称为磷光."只有能发磷光的萤石才是真正的夜明珠."陈武说,萤石发磷光的奥秘在于,这种萤石里面含有稀土元素,而且"恰到好处"才能称为夜明珠.所以并非所有的萤石都可以称为夜明珠,能称为夜明珠的都是万里挑一的.不过,市场上假夜明珠很多,一种是外面涂上荧光粉,另一种是用伽马射线照射,收藏中要格外注意.
庄志铭坦言,他就曾买过一颗假的夜明珠.那是2001年,他和几个朋友一起去河南,在当地的一处古董市场看到了一颗夜明珠.经过讨价还价,庄志铭以1000元的低价成功拿下.但拿回来给专家一看,却是假的,上面涂有荧光粉.
相关的主题文章: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